“心灵”概念图像的多样性:出土文献中的“心”之诸说
从对外在超自然神灵和规范的信仰到对人的道德能力和主体的自觉,人的自我和“心灵”概念在东周特别是在战国子学中,被充分关注、思考和认知.出土文献尤其是上博简《凡物流形》、清华简《心是谓中》、郭店简《性自命出》(又见题名为《性情论》的上博简)和马王堆帛书《五行》(经文又见郭店简)等文本则提供了有关“心灵”概念的新文献,结合传世文献进行探讨和比较,就呈现出了早期中国“心灵”概念图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心灵、心、心术、图像、多样性
B22(先秦哲学(~前220年))
2020-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