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解义及辩证
与后世质疑和批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阳明自身坚信“四句教”是既具普遍性且无弊的工夫指点语.在他看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不过是对“已发”之意识状态的描述,是不同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不同进路.无善无恶指意念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没有且不必刻意和执着;有善有恶指受私欲牵累而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分别以两者为核心的“四无”和“四有”的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差异主要在入手处不同.四句教包含四无和四有两条为学进路;无善无恶的含义包含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这两点分别保证了四句教的普遍性和无弊性.后世往往忽视这两点,质疑和批评也就由此而起.
王阳明、四句教、好善恶恶、无善无恶、有善有恶
B248.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ZDA013
201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