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致思之中西考辨
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a)汉译为“形而上学”,隐含着一种不易察觉而后果堪忧的错觉;它影响到汉语学界对中西哲学史的诠解及对“形而上学”这一学域之要津的判别.比勘中西“形而上”致思之主导趣尚,从中探求某种当有而可祈的“形而上学”形态,或是价值导向迷漾之当代重建“形而上学”的蹊径所在.“道”是中国传统形而上学最高而最具特色的范畴,它在当下和未来依然有其承载终极意趣上的价值导向的功能;矫正近代以来关于“道”的理解的种种歧误固是正本清源以接续先哲教化之要务,而将愈加丰赡的诸种人文价值贯洽地辐辏于“道”以弘益其内涵,则是由此开示一种既具世界局量却亦不失民族个性的形而上学的伟业.
metaphysica、形而上学、道、存在、价值之维、认知之维
G04(比较文化学)
2018-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