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动力源自何处?——儒家生生伦理学关于道德动力问题的探索
牟宗三提出,伦理道德学说须有内部动力,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心为什么有活动性,也没有对心的内在运行机制作出解释.从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这两个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答复.心之所以有活动性,是因为人有生长倾向,有伦理心境,是一个先在的道德存在,原本就有道德的要求,并有满足这些要求的动能,从而心甘情愿成德成善.心的内在运行机制有两种情况:一是就仁性自身而言,这涉及的是心学;二是就仁性和智性的关系而言,这涉及的是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在一门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中,智性虽然有重要作用,但其本身是一个“懒汉”,需要由仁性提供动力.一旦这个环节留有瑕疵,道德动力问题就无法解决.荀子、朱子学理的困难,透过这个视角可以看得更为清楚明白.
活动、道德动力学、生长倾向、伦理心境
B2(中国哲学)
2018-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