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情感与规范性——从胡塞尔到萨特的价值现象学思路
从胡塞尔到萨特的现象学运动,在科斯嘉之外,开辟了另一条从反思出发来说明规范性的思路.在给予-所予的先验意识结构中,胡塞尔将规范性看作是源于意识所予的观念性,并以反思的体验转换特征来界定情感,再以情感意向性来阐明价值.虽然萨特拒绝了胡塞尔反思概念上的行为把握特征,但仍在客体把握特征下来理解情感.这种情感就是焦虑,它既是对虚无的领会,也是对自由的意识.因此,萨特坚持了意识的给予-所予结构:焦虑意指着我的自由,但在自我把握之中所予我的则是价值,即我在世存在的意义.萨特对胡塞尔的价值理论的批判性阐发,虽然回到康德式规范性的思路,却部分承纳了胡塞尔的规范性框架,并与之一道证成了反思性情感的规范性.
反思、情感、规范性、价值
B516.5(欧洲各国哲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X058
2018-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