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周易》研究得失论
宋代学者朱熹的易学研究不囿前人之见,认为孔子的《易传》是“孔子之易”,程颐的《易传》是“程氏之易”,均有别于“文王之易”.他不迷信权威,读易务循正经,所著易学著作,亦取名《周易本义》;在给学生讲易时,详析前贤解易之弊,要求先从读《周易》原典开始.他治学态度诚实,虽然对《周易》本义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但是面对学生提问,常作“不可晓”的回应.但他执着于《周易》本是占筮书、卦爻辞本为占筮所用的观念,在释读有些爻辞时难免为其牵累,反而有违文王本意.这是朱熹在《周易》研究中的一个失误.
朱熹、《周易》、本义、得失
B244.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B014
2018-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