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达德”之变体及其历史意义
先秦儒学以仁、智、勇为“三达德”.武士之勇以行动为目的,武士自身成为工具;谋士之智以获胜为目的,以他人为工具.孔子在二者之上镇之以“仁”,揭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兼具仁、智、勇“三达德”的君子必将从道不从君.商鞅、韩非试图以法家理念重新拆分三者:“仁”,被简化为“亲亲”而不能推及仁民爱物;“智”,被束缚在国家机器中成为处理行政事务的“贤”而不再具有是非之心;“勇”,在军功爵之名利诱导下以行动为工具追求“尊”,其哲学根基是人的行为必基于欲求.由此,法家以欲求构建制度,国家结构被二分为“尊亲”与“忠贤”,尊爵被皇亲国戚垄断,其内以亲亲之爱维系;小圈子之外则明尊卑等级,以忠贤之德为晋身之阶.
孔子、仁智勇、法家、尊贤亲
B21(古代哲学)
2018-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2-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