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河上公章句》阴阳观溯源及“阴阳”的“模”“素”再分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阴阳观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它既沿袭前代《老子》传统,推崇“阴”;又表现了汉时的倾向,崇尚“阳”.笔者结合了它此前的相关文献,发现在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其阴阳观有内在的统一:在所指为事物运行和行为模式时,书中推崇无为、安静、柔和等“阴”的模式,排斥有为、躁动、强梁等“阳”的模式;而在所指为事物自身时,书中则尊崇精神、气等“阳”之物,排斥情、死体等“阴”之物.这一阴阳观的复杂和矛盾之处在于,它综合了此前《黄帝四经》《春秋繁露》《淮南子》中的不同阴阳观以及与阴阳相似的成对概念.由此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道家和儒家各自阴阳观、“天”“道”关系和道家道教历史的新认识.
《老子河上公章句》、汉代思想、阴阳
B234.99
2017-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