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走出“自以为是”
主体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特性,是人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导意识的一种能力.一方面,这种能动性就其性质和作用而言是“自以为是”的,它使人得以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成为大写的人;另一方面,人为了防止和确保主体意识和行为的安全可靠,又总是在寻找限制自身并使其走出“自以为是”的办法.这就构成了人的认识的二重性及其内在张力.本文通过解析《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逻辑思路,探讨儒家是如何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的.
《中庸》、天命、率性、致中和
B222.1(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BZX057
2016-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