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不同论
一般认为,《大学》《中庸》出于宋儒所说的一脉相承的思想谱系,但从思想内容来看,二者有诸多不同.如《大学》言心而不及性,《中庸》则言性而不及心,由此造成了修养方式上的不同:《大学》重在“正心”,《中庸》重在“尽性”.此外,二者虽然都讲“慎独”,但其内涵也不相同:《大学》的“慎独”与“心”有关,并包含内心“诚意”和外在“独处”两个方面;而《中庸》的“慎独”仅包含内在之“性”一个方面.最后,二者的最终目标大为不同:《大学》的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处理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庸》则要达至“与天地参”的理想目标,面对的是人与宇宙的关系.因此,从理论建构上讲,《大学》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过程,《中庸》则是上贯下通的模式.
《大学》、《中庸》、慎独、修身
B244
2015-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