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释义:儒家诠释文本的独特方式
孔子曾经感叹:“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句圣人之言曾在历史上引来无数诠释,但无论如何诠释,笔者认为,这句话所强调的是理解一种对象行为比语言更为可靠和重要.因而这句话亦可看成是孔子对于文本诠释的一种态度和方式,即“以行释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普遍存在于儒家文本的诠释实践中,成为儒家经典文本的一种特殊诠释形态.为了叙述、分析的方便,下面将“以行释义”的“行”姑分为“效行”、“身行”与“事行”三部分展开讨论.
本文系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2013年度招标课题项目“儒家生命诠释学”编号13YBA36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经典诠释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13ZX002的阶段性成果.
2014-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