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团主义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探析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监控甚至掌控社会各主体的“全能主义”时代,已成为“明日黄花”,一去不复返.自主性或自由性的社会空间的不断累积和扩展,致使国家与社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关系.公民自主性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大量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的出现,而如何解读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公民社会的发展成为很多研究者的着眼点.基于西方“国家——社会”关系分析模式的“土壤”中滋生的法团主义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吸引国内学者对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解读,期冀在法团主义理论模式下寻找我国公民社会基于国家制度轨道下发展的视角和路径.因此,极有必要对法团主义的理论渊源与现代进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和阐释.同时法团主义又和多元主义关系密切,仍有必要在对两者的比较分析中,来寻找我国公民社会在法团主义理论模式下的发展路径,以期在转型过程中,促使国家与社会奏出和谐发展的旋律.
2014-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