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论《老子》的思维逻辑

引用
一、研究《老子》思维逻辑的前提性问题 与古代中国的许多著作一样,《老子》的述说非常言简意赅,几乎只说结论而不阐述得到结论的前提和理由,这不仅使人难以把握其思考过程和述说条理,而且很难准确把握所述结论的内涵.特别是,《老子》似乎是一部随感录,每一个段落写得都很精彩,可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明显,很难从前后的述说中整理出思想脉络.就此而言,研究《老子》的思维逻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而且,迄今为止,《老子》版本众多,至少有长期流传的河上公本和王弼本,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帛书甲、乙本,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甲、乙、丙本.虽然有学者对这些版本进行了考证比较,但因为关于老子的原始资料很少,很难断定到底哪个版本更接近《老子》思想的本来面目.特别是,不同版本的章节顺序差异很大,这给思维逻辑的分析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0-5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哲学研究

1000-0216

11-1140/B

2014,(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