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之“贞”辩说
“贞”是《周易》全书的“关键词”之一,对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不仅关涉到概念本身的意义确指,更关涉到对《周易》这部著作的性质、内涵的理解.而学者对“贞”的解说至今分歧甚大,举其要者,大约有两种:其一,传统说法训“贞”为“正”,作为主流最为通行.此说实际上指明了,“贞”为道德人伦的哲理概念,认为《周易》之作涵盖着天道、人生,具有深刻的哲理,全书具有指导社会、人生的经典意义.其二,上世纪新易学以来,一些学者强调“贞”为“贞卜之贞”(高亨,第110页),“贞”就是“占问”.这一说法指明的是,“贞”为占筮操作的一个过程,即占卜,认为《易经》不过卜筮之作,无关乎人生哲理,其性质更多的是一部非理性的巫术记录,充其量是在占筮之辞中保留了当时零散的社会史料,其价值有限,《易传》才是哲学著述.可见,“贞”虽为《周易》中的一个具体概念,但所折射的问题却关系重大,是理解《周易》所无法绕过的关隘.为此笔者不揣固陋,欲对这一概念进行疏解,辩说两种训释,既期望求证这一概念的本然意义,也期望赖此进一步说明《周易》自身的性质、内涵.
2014-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