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的礼物观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文化异常发达.正所谓"统承先王,修其礼物"(《尚书·微子之命》),"无礼不相见也"(《仪礼·士相见礼》),"不以贽,不敢见"(《礼记·表记》),礼物交换在小至走亲访友,大到婚丧嫁娶、朝聘会盟等场合都是不可或缺的.儒家文化传统素重"礼尚往来","三礼"等经籍文本对礼物的本质、形式、种类与馈赠原则等问题有着不厌其繁的详细规定.清儒姚际恒说:"古者相见,先之以介绍,将之以辞命,附之以礼物."(姚际恒,第77页)过去人们如此,现在人们亦同样乐此不疲地交换礼物.正是礼物在人际之间循环不竭地流动,造就了浓郁多样、深具特色的中国礼物文化,并催生了规模庞大的以礼物生产与交换为内容的礼物经济.也许是由于礼物这种东西过于司空见惯,以至于人们几乎忘记了对于礼物之本质的追问.尤其是在现代处处奉行非人格化的、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环境中,人们通常用金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甚至干脆直接用礼金来代替礼物,礼物商品化与货币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反之,有些纯粹的商品与利益却换以礼物的美名大行其道,市场正在改变、侵蚀其所能够调控的物品和非市场逻辑的社会惯例之性质.(桑德尔,第132页)我们不禁要问:礼物究竟是一种人格化的、纯粹无功利性的神圣之物,还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完全功利性的普通商品?礼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此,已有许多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礼物社会学与礼物经济学论述.本文拟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仅从哲学的层面来重新审视儒家礼物观的情感主义与道德主义特质,从而为礼物正名,为儒家礼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提出建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学传统的近代转化研究"编号10BZX04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中期儒学传统的自我转化与突破研究"编号12YJC720028
2013-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