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与时间规划——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
在1991年第10期的《哲学研究》上,刘奔先生发表了《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文,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时间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揭示了时间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意义.(参见刘奔)之后,俞吾金先生从实践概念出发,并结合资本的运行过程,进一步讨论了时间范畴的哲学意义及其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理论地位.(参见俞吾金)这些研究打破了传统思路的束缚,形成了探讨时间问题的新的理论指向.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近年的研究思路,笔者更愿意将马克思的时间概念与资本逻辑联系起来,从两者的关系出发来揭示时间范畴的现代哲学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在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着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转变,建立了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理论构架,《资本论》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成果.在这一思考中,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并不存在逻辑的转变.这也意味着从生产逻辑出发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资本逻辑批判的结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研究"编号10BZX001
2013-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