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实践中的认知、意愿与性格——论程朱对“知而不行”的解释
“知而不行”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一个人知道吸烟不好,却依然吸烟;知道应该帮助他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作为一种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学问,对道德领域的“知而不行”现象,给予了更多关注。从二程到朱熹到王阳明,都对这个问题做过正面回应,其中蕴含了值得注意的哲学观点。在西方哲学中,“知而不行”问题与意志软弱(akrasia,weaknessofwill)问题联系在一起,从古代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阿奎那,再到近代的休谟、康德乃至当代的戴维森,很多哲学家都留下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①晚近一些海外中国哲学研究者尝试结合西方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哲学中的意志软弱问题做比较研究。②本文将聚焦于朱熹及其理论先导程颐的有关论述,运用道德哲学话语分析他们对“知而不行”问题的解释,并探讨其对当代关于道德行动的研究有怎样的启示。
道德实践、认知、程朱、性格、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亚里士多德、宋明理学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