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及其构成
@@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康德的先验主义不够彻底,陷入了心、物二元论,只有现象学才能使”心”完全摆脱”物”而独立出来.现象学的所谓”现象”并非客观事物的表象,而是”纯粹意识”.他提出”本质直观”,实际上以之代替了感性直观,意在借以摆脱自然个别性的”遮蔽”来彰显或澄明”绝对直理”.这样一来,感性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审美感性对象又是怎样构成的?它与自然感性现象有何区别?其具体结构是什么?这些问题关系到美的基本属性的认定,值得探讨.
审美对象、感性特征、现象学、先验主义、审美感性、客观事物、基本属性、基本特征、感性直观、纯粹意识、本质直观、自然感、性现象、胡塞尔、二元论、创始人、遮蔽、康德、结构、构成
I20;B02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