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过程:人的源始扎根处
@@ "人学"走进当代中国,并俨然以"学科"的形象在门类繁杂的知识丛林中抢占地盘.然而,"人学"研究先天地追赶着悖谬:"人学"与人理应天生直接相勾联,但人之进入"人学"殿堂已然需要逻辑的通道才有可能;人注定是要通过自己的感性活动而自我创生,但"人学"却依赖逻辑把人制造出来,并仅仅对此种情境中的人充满着信心.换言之,"人学"从学科建设出发来想人,就势必在守护自身的操心中把人的问题逻辑化,由此达到对"理性人"信念的持守,并执于理性来叙说人的问题.如此这般的学术理路,西方近代哲学已经作出了最为完善的表达,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哲学存在论之正统--理性形而上学.于是,我们问: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如何能够在存在论上与近代哲学区别开来以免重蹈覆辙?此等问题虽然我们一直讳莫如深,但终归不能存而不论.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阐明:理性形而上学依靠逻辑思辨而探究人的问题,恰恰把人的问题所在的那个核心--人如何生存--严密地遮蔽起来;马克思最先深入到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澄明了人的问题的本源根基,从而展露了道说人的问题的真正可能性.
现实生活过程
B0(哲学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X018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