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684.2021.14.002
自我同情在我国中小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以我国中小学生为对象的自我同情研究普遍表明,自我同情对青少年儿童的学业发展、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普遍具有正向的意义,对中小学生开展自我同情训练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后的研究需要克服测量指标单一化、神经生理机制不明确、缺乏横纵向比较研究、自我同情的范围局限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增进学校、家庭对于中小学生自我同情重要性的认识,并合力通过有效的措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同情,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自我同情、心理健康、自我同情训练、中小学生
G44(教育心理学)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东省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
2021-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