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陈 林 卢德生: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劳动的本土化情境当前中小学劳动课程的开设率偏低,课程内容也普遍缺乏地域文化特色.让学生多与自然、生活、社会接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当扎根本土,充分汲取本地文化的营养,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劳动的本土化情境.例如:一些学校借助当地文化开设茶道体验、茶叶采摘、打糕制作等课程,以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情境作为支撑,通过让学生置身于自然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对本地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地方产业以及劳动者的亲近感,产生积极的劳动体验与感受,激发对劳动持续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9-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