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384.2018.08.016
哪些要素让未成年人不去实施校园欺凌行为?
基于社会控制理论,从"未成年人为何不产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社会控制因素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的校园欺凌行为呈现低龄化特征,男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语言欺凌发生率最高;未成年人的情感依恋、个人奉献、价值信念对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建议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学生反校园欺凌意识和能力;构建融洽关系,增进学生与师长、同伴情感依恋度;完善制度监管,营造校园欺凌风险防控"硬"环境.
校园欺凌、反校园欺凌、社会控制理论、语言欺凌、关系欺凌、情感依恋、风险防控联盟
G63(中等教育)
201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新时期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8-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