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134.2022.01.002
STEAM(S)教育中国化的多学科参与教学理论分析及教育实践
从STEAM(S)教育的发展演化角度切入,在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两方面分析了其教育进化的积极意义和不足:实用主义教育倾向和降解机制与机械揉和的教育困境.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科学素养追求价值导向,从课程标准、教材、教育监测、附带基于科学真实情境真实数据的教育素材转化等多个方面讨论了STEAM(S)教育中国化问题.在STEAM(S)教育中国化视角下求同而非取异的多学科立体参与教学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在基于静态教材的动态教育展开时,科学真实情境真实数据的基础教育素材转化是会有一定的STEAM(S)教育项目区间分类意味,但这种分解和分类在新的课程改革体系下是为了形成多学科的教育合力,是单一学科教材之外的重要教育素材补充.从课程实施到教育监测和评估的多元素融合角度来理解STEAM(S)教育、多学科立体参与的教学能丰富主体科目课程展开样式和课程实施形式,当然也对教师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挑战,以科学真实情境教育转化为基础背景做多学科立体教学的教育案例.
STEAM(S)教育中国化;学科参与;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教育案例
40
G633.7(中等教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31243
2022-0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