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134(g).2014.08.001
有效猜想的本质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猜想与假设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结论.对于学生猜想的可能因素,如何处理?仅选择其中的部分因素进行探究有说服力吗?学生有可能认为没有探究的因素也有影响,为什么不探究呢?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老师提出:“有些因素我们可以明确告诉学生,将来的学习阶段可以得到解决.”还有教师说:“在听课时,注意到学生的思考过程,他们在别人提出了影响因素后,只是在绞尽脑汁地想还学过哪些物理量,一想到就举手发言.他们似乎只是为发言而猜想…….”笔者认为应该在学生说出猜想因素的同时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知识支持他的这一猜想,这就会使后面的探究更高效.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影响单摆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进行猜想时,一个学生说摆球越重,摆得越快.学生提出的理由是:生活中一些物体越重落得就越快(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但几秒钟后该学生又否定了“摆球越重,摆得越快”这一猜想,学生提出的理由是: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有学生现场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下落再现自由落体运动情景.学生经过几次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否定了一些猜想的结果,最后得到了他们认为比较合理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猜想结果.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物体下落、知识和经验、知识支持、再现、影响因素、学习阶段、学生利用、思维、生活经验、落体运动、空气阻力、可能因素、教师、冲突、再加工、物理量、自由、重力
32
G63;G4
2014-08-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