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让预设更有效
"凡事预则立",有效的课程首先离不开科学地"预设";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立足"预设"、融入"生成",才能将各类课堂信息有机整合,使效益更大化.
1 化直为曲——知识讲解走新路
梁旭老师强调:教师必须将教科书中浓缩的物理概念充分"稀释还原".因此教师应注重基本概念规律的构建.
案例1 文科选修1-2中《有序、无序和熵》一课比较生涩抽象.教师弃用"开门见山"式的直白讲解,而是安排了一系列情景,请学生体会"熵增加原理".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熵增加原理、有机整合、学生体会、物理概念、课堂信息、基本概念、教科书、知识、效益、稀释、无序、文科、浓缩、课程、科学、教育、技巧、还原
31
G64;G42
2013-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