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德育的目标与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除了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发展目标之外,还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目标.美中不足的是,课程标准未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在结构或具体构成要素做出明确界定,对于如何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该目标缺乏足够的指导性",因而也没有指出如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近年来,部分中小学生上网入迷、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屡见不鲜,花季少年为什么会失足?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英国人法拉第自幼家贫,自学成才,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中国人华罗庚14岁自学数学,19岁发表论文,25岁成为世界闻名的数学家.自学为什么能够成才?这一问题并非人人都在深入思考.
学生上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基础教育新课程、自学成才、问题、知识与技能、学校教育、物理学家、内在结构、历史时期、课程标准、构成要素、法的发展、德育教育、中国人、指导性、英国人、学数学、数学家
29
G42;G63
宝鸡文理学院第九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11034
201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