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农村中学的学困生中施行“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
农村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或者是来自祖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自暴自弃的性格,还有就是农村的思想观念的不同,家长和学生均对学习知识的认识不够,所以,导致在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聪明"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不好,自控能力也很差,喜欢一些新鲜的,有刺激性的东西,爱搞一些小动作,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同时,他们有讲不完的废话,做不完的小动作,以及管不完的闲事,课堂成了他们与老师进行比拼的战场,遇到降得住他们的老师,他们表现得安稳些,对于他们不怕的老师,课堂就变成了他们群体秀的舞台.对于这些学生,简单的说服教育已经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如何使他们从一点不学到主动参与,从一无所知到多少学一点是值得作为教师的我们思考的问题.
农村中学、学困生、自主、互助、自控能力、学习知识、学生、思想观念、说服教育、留守儿童、课堂、祖父母、自觉性、主动参、基础差、刺激性、战场、养成、性格、舞台
31
S82;G4
2013-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