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本节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其中电流概念十分抽象,电流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属本节内容难点,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干实验对自由电荷和自由电荷运动等内容作了初步介绍,为学生了解电流概念做了铺垫.为降低学习梯度,教材回避了以往教科书中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电流"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另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知识也要求"知道电流,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所以,教材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而是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个"想想做做"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认识理解电流电路知识,学会电路元件符号和规范的电路图画法,从而有效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新课程背景、电流、电路图、物理课程标准、自由电荷、学习、学生兴趣、教材、概念、联系生活实际、走向社会、自由电子、自身逻辑、知识、元件符号、义务教育、移动方向、实验活动、认知规律、认识理解
31
G63;G71
2013-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