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阅读感悟”的教学实践研究——让“阅读感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灵丹妙药”
自2017年秋季开始,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投入使用.我们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利用新教材中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大多与心理问题有关.尤其是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心理上极易发生扭曲,而且大多存在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不健康心理:自私、任性、追求精神享受、攀比心理严重等.一旦他们走入社会,会很难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受到一点挫折就难以承受.作为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站在心理学的高度,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必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充分理解、尊重、接纳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其自我调控、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新教材中的“阅读感悟”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谈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
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学实践研究JCJYB17093001》研究成果之一
2019-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