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课堂”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教育的宗旨是使生命更加丰富多彩,并使其内涵得到延伸.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理应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学习和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有识之士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构建'生命化课堂',提高师生生命质量".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那么,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应如何改革地理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呢?今年,我校在高一年级全面推行了"生命化课堂"模式教学,我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总结,认为探索、应用"生命化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生命化课堂、模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学生、教育的本质、新课程改革、问题的探究、成长和发展、终极关怀、生命质量、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指导、活动形式、核心理念、合作学习
G42;G64
2014-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