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知乎哉?”——孔子的问与知
人类共同体的基础和起点是本原的人—我关系.在这一关系之中,我面对他人,因而需要对之做出回应,而做出回应已经就是对他人做出应承,为他人负起责任.这就是“responsibility”一词所蕴含者:回应,应答,应承,承担,责任!做出回应是向他人敞开自己.在这一敞开之中,我将自己暴露给他人,奉献给他人,为他人所用,为他人服务.没有这一敞开,我与他人就不可能真正接近.与所有人——全人类——的关系,或一个公正的人类共同体,最终必须建立在这一本原的我向他人敞开并因而为他人负责的伦理关系之上.本文将从一个特定的儒家文本——从这一文本的具体细节——来探讨人类共同体之构建这一宏大问题.这一文本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承认,面对一乡野之人(“鄙夫”)的提问,他感到自己无知.他虽有此自觉,却又感到有“责任”做出应答.这一“责任感”来自面对他人这一简单而纯粹的事实,而非来自任何制度化的规定.在他人之问前,孔子首先让自己敞开.他进而以一种“叩其两端”的形式来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这里或许就有着人类共同体的构建活动的本原形态.本文将分析这一现象的深刻复杂含义.
孔子、问、知、应承、自己、他人、责任
2020-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