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人的意向性是可能的吗——对胡塞尔交互主体性思路进行重构的尝试
通常对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的理解是基于《笛卡尔式的沉思》中从自我到他人的构成思路,但他又说过主体就是交互主体性的,这导致舒茨等人批判其有循环论证的嫌疑.本文尝试从意向性的客观性构成入手,首先来重新理解原真自我,即原真自我的统觉是最原初和基础的,但还不是概念化的思维行为,相应地不能说它有了真正的意向性,因为意向行为是一种超越的思维行为,构成着超越的观念相关项,而观念是客观的,所以超越本已领域正是走向客观性的关键一步.其次,超越本己领域需要他人的出场,这显示为类意识的源起.胡塞尔借助了类比化统觉来表明类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将进一步表明类比化统觉通过原初行走动感得以可能,因为同一与差异感起源于行走行为,它们构成了类意识的基础.最后本文将表明他人作为首位超越使意向性被引发,并借此对主客意识等相关概念做一个现象学的还原描述,说明交互主体性是原初的,从自我到他人的构成思路是一种积极的循环和认识论入手.
胡塞尔、意向性、自我、他人、行走动感
2018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动感问题;其效应研究”;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认识论研究
2020-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17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