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论
“难得糊涂”自从清代的郑板桥首先提出并被奉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之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成为众多国人效仿和遵循的至理名言.随之出现了“忍”、“莫生气”、“吃亏是福”、“沉默是金”等说辞,这些都是“难得糊涂”改头换面的说教,为很多人认同并奉为座右铭.充分说明了在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内,“难得糊涂”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最终潜移默化的影响国民性.那么,“难得糊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合理性的边界是什么?如何规避其带来的消极后果?澄清上述问题有助于在认知心理上解读国民性,进而为塑造健康向上的公民意识提供一条参考路径.
2015-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19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