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的四个向度
一线历史教师对于一节好课的追求与向往,如同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一样执着和坚韧.什么样的课才算一节好历史课?评价一节好历史课的法度和圭臬又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谓众说纷纭.新课程改革推展以来,一线教师在建构课程方面可谓苦心孤诣、筚路蓝缕.回眸过往的成果,在营造好历史课方面已经产生了诸多匠心独运的成果,如高效课堂、趣味课堂、情思课堂、生命课堂、素养课堂、灵动课堂等.透析这些历史课堂的外部表征,深究历史课堂内部神韵,笔者认为一堂好历史课有四个向度:一是课有"高度",形散神聚重立意;二是课有"密度",以小见大有细节;三是课有"深度",激疑促思巧设问;四是课有"温度",设身处地存怜悯.本文拟以一节市级历史公开课"洋务运动"的教学为例,对一堂好历史课略做探讨,冀望抛砖引玉.
历史课堂、四个向度
G633.51;I109;B222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常规课题FJJKXB20-537
2022-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