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6058.2014.25.029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和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已有的经验,准确地解读文本。<br> 一、创新阅读体验式教学导入<br>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影响学生能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如果长期采用一种单一的教学导入方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创新教学导入方式。一是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让文本所描绘的场景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更加容易、准确地解读文本。譬如在进行《背影》一课导入时,可以先由教师泛读一遍,让学生一边静静地听,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场景,将生活中的场景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播放出来。二是采用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就采用设疑导入的方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快速地进入课堂,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在进行《岳阳楼记》导入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他是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千古名言的呢?”学生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就会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阅读,从而为整个课堂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石。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学生、教学导入、解读文本、好奇心、导入方式、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场景、体验和感悟、阅读教学、岳阳楼记、学习兴趣、思想感情、生活实际、生动形象、设置悬念、设疑导入
G63;G42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