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6058.2014.25.027
深度解读文本彰显语文魅力
语文,是引领学生的思想在文字的瀚海中沉浮,在文学的天空里领略语言魅力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研读文本,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善于破解文本之难点,善于导引学生走出走入文本内外,信步于生活与课堂之间,培养学生敏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文本品读本领。<br> 一、发掘隐性问题,深解无疑之疑<br> 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以两种方式呈现,其一即为较为明显的问题,诸如生字词语的认知与理解,文章的结构与内容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比较浅显易于解答,权且命其名为显性问题,但是,在文本当中同样存在一些作者的个性化行为,这类行为或是作者在行文构思方面预埋之伏笔,或是在写法中独运之匠心,更或是在看似平常的语句中暗含的象征意蕴。总之,如果不留心,这些隐含的文本信息会稍纵即逝。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隐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会被读者不做深究而忽略,看似无疑之处却有大疑可寻。深度解读文本,首要的突破口就在于发掘隐性问题,解开无疑之疑。
解读文本、隐性问题、引导学生、语言魅力、行为、象征意蕴、文本信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个性化、语文、学科、写法、文字、文学、天空、思想、认知、课堂、解开
H31;G63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