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学生就是资源,生活就是教材——课标培训活动学习心得

引用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那么如何让思品课堂真正贴近学生、回归生活呢?笔者结合之前参加的常州市省级思品课标培训活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挖掘学生自身资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把握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尤其是正在接受自己教育的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鼓励他们敢于想象、敢于表达.

学生的生活、自身资源、教材、课标、培训活动、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课、教育即生活、尊重学生、走进学生、贴近学生、善于倾听、内心世界、课堂教学、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一致性、陶行知、生活性、常州市

G62;G40

2014-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学教学参考

1674-6058

45-1372/G4

2014,(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