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学生的心路历程,变“引导探究”为“协助探究”——再谈“苯酚”的教学设计
一、了解学生学习的心路历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化学知识也有着非常严密的内在结构,这种内在的逻辑结构是很多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思路的习惯依据.特别对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教师往往容易沿着“结构→性质→用途”这一主线展开.因为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而物质的性质又决定了该物质的主要用途,这是化学教师一贯坚持的定律.但对于一种陌生的物质(或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如果问学生想了解该物质的什么知识,学生第一回答比例较高的是“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第一回答中说到“物质的结构”的却非常少,这就告诉教师,先探究物质的结构其实并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路历程.
G632.4(中等教育)
201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