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观念的本质及其实现之道--以基督教的神爱观念为背景
基督教的神性爱是全无差异的普遍之爱,儒家的人性爱则是亲疏有别的差等之爱,这是学界中具有广泛性的一种看法。然而,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后儒的文本分析显示:儒家仁爱涵盖天、地、人,既是君子人格和政治伦理之基,也是天地大化、生生不已之源,本质上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超越性的爱。在实现之道上则讲究由亲到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直至天地万物的次第性之序。然而,这一次第之序既合乎自然人伦,也因合着生生之道的大仁而成为天伦之序。对此,既要看到仁爱具有以爱亲行孝为起点,然后外推的差别性,也要看到仁爱上达天命、下贯万物、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的普遍性。在本质上和践行上,仁爱都带有普遍性和超越性与顺序性和差异性的双重性特征。
儒家仁爱、基督教神爱、仁爱的普遍性、仁爱的次第性
B94(佛教)
本文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域下的基督教伦理与儒家伦理”项目编号09YJA730005的成果。
2015-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