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认知边界的哲学讨论

引用
近十年来,围绕认知边界问题的讨论,尤其是围绕认知主体(cognitive agent)与环境关系问题展开的讨论,成为认知颅内主义(cognitive intracranialsim )与延展认知主义(extended cognitivism)对话的焦点。认知颅内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与环境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causation),人们可以基于这种因果关系将心理活动还原为大脑对符号-表征的计算-操作过程,因此他们主张认知活动以皮肤和颅骨为边界,这曾是传统认知科学主导的研究范式,其哲学基础也比较稳固。然而,延展认知主义不仅不同意这种观点,而且也不赞同经典心智哲学中关于心智内容的外在解释方案。他们主张对认知活动作一种构成性(constitution)解释:即在解释人类认知活动时,人们需要将环境中的积极资源考虑进来。尽管在强调构成性这一概念上,具身认知主义(embodied cognitivism)也主张一种类似的解释策略,但它不同于延展认知主义。不同点主要表现为:延展认知进路主要关注智能工具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具身认知进路主要关注有机体在环境中产生认知的机制,而不关注智能环境中的人类认知问题。这样,这三种观点在对待人类认知是否有边界以及如何看待认知边界这一问题上,至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本文将从物理学主义和社会学主义的对比,以及因果性解释和构成性解释的对比上来说明这三种不同的看法。

认知活动、边界、认知主义、外在解释、环境中的人、构成性、因果关系、智能、哲学基础、研究范式、心智哲学、心智内容、心理活动、三种观点、认知主体、认知问题、颅内、科学主导、进路、解释策略

G4 ;C91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8-18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哲学分析

2095-0047

31-2054/C

201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