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一脉相承的"是"——以海德格尔的论述为例

引用
海德格尔关于being的讨论,是从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关于这个概念的看法出发的.这些讨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相关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把握being这个概念的意义和历史.但是,由于中译文把它翻译为"存在",结果使我们字面上就有许多无法理解的地方.经过把它修正为"是",则可以消除这些问题.翻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解的问题.与being相关,对照两种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获得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些新的认识.以此为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应该把being翻译为"是",而不应该翻译为"存在";"是"的翻译和理解,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不一定就是逻辑的理解;关于"是"的理解和认识,尽管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主要而且首先是从语言方面得到的,即从being这个词的日常用法和通常使用方式得到的.

是、系词、存在

1

B516.54(欧洲各国哲学)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项目《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05FCZD0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的资助.特此致谢!

2011-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2页

20-4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哲学分析

2095-0047

31-2054/C

1

2010,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