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哲学的世界历史——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体系建筑术考察
在黑格尔的体系建筑术中,"世界历史"最初是作为《法哲学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扬弃"国际法"环节的国家冲突难题而设计的.之前的研究之所以会对黑格尔的这一设计抱有诸多质疑,是因为他们误将"世界历史"的理论原型定位为"抽象法",误认为黑格尔的理论目标是将特殊国家上升为普遍国家.但是如果将黑格尔"世界历史"环节的理论原型重新定位为"市民社会"而非"抽象法",则会发现,黑格尔引入"世界历史"的理论初衷不是要将特殊国家普遍化,而是想借助"理性的狡计",在保有单个国家特殊性和主权优先的前提之下,促成其与普遍世界精神之间的和解.这一思路与借助"看不见的手"俾使个体恶带来整体善的市民社会辩证法高度类似.所以单就理论初衷而言,黑格尔对"世界历史"的体系性构建是用意深远且极为成功的.不过可惜的是,"理性的狡计"与"看不见的手"之间只有表面的相似性,"世界历史"并未能真正吸收市民社会辩证法的深层运转机理,因而无法在特殊与普遍之间成功构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似又不得不说,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构想最终失败了.
法哲学、世界历史、抽象法、市民社会
B516.35;D90(欧洲各国哲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华大学基础文科发展项目
2023-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