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与“道可道”——中国古代思想的言说之道与理性的边界
对于当代中国哲学这种以白话文为书写语言的学术写作而言,从一开始就不得不面对一种文化差异的挑战——作为哲学讨论前提和语境的西方哲学概念体系.这个挑战可以成为考察理性概念的哲学价值的试验田,并由此探讨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而浑然生活世界中的道与理不仅是理性论域中的概念与论证,更是一种融入灵性与体验的生活实践,思想与生活的多层次对应让“不语”和“可道”共生.本文围绕中国传统思想与生活世界中所见的言说方式与体认实践之间的张力,讨论“说”与“说不得”,“言”与“道”之间的共生前提,以说明理性这一概念在中国思想环境中的限制.进而展示一种可能性——理性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理解和诠释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成为对理性概念的哲学价值进行反思的一个视角.
中国哲学、言说、理性、边界
B21(古代哲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JJD720001
2019-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