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文明的伦理条件
小康时代的中国问题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小康瓶颈”.作为传统话语,“小康”在逻辑上面临“天下为家”和“礼义以为纪”的文明瓶颈;作为现代话语,“小康”历史地面临话语转换中伦理缺场和伦理供给不足的文明瓶颈.小康时代的特点是“小”而“康”,“小康瓶颈”是伦理之“小”和经济之“康”的伦理-经济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体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释放出人的“最强的动力”,但进入小康时代后,以“需要-满足”为逻辑的自然动力将日显其“小”;另一方面,科技、经济之“康”使文明发展由“山河时代”向“文化时代”转型,文化需求日见其“大”.文化动力的供需失衡和文化供给危机,生成“小”-“康”瓶颈.小康时代的最大难题是如何通过伦理努力释放人的“最好的动力”,并在“最强的动力”与“最好的动力”的辩证生态中推动经济与社会持续、合理发展.我们必须基于中国传统,探索走出“小康瓶颈”的国家文化战略.
小康文明、最强的动力、最好的动力、伦理瓶颈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2017-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