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自我意识在知识统一性实现过程中的运作机制
知识的本质在于其客观性,因此,“为知识寻找普遍有效性的保障”成为康德的理论理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康德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是休谟的怀疑论.在休谟之前,知识的客观性是有保证的,知识体系的本质和支撑就在于“形而上学”.休谟则把独断的形而上学拉入认识论的考察之中,得出了“形而上学并不是一种知识”的结论.康德感慨:“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1]休谟将知识视为一种概然判断,离开形而上学庇佑的知识也就失去了它的确定性.康德深受休谟思想的震撼和影响,他继承了休谟对认识能力考察的路径,通过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将“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传统颠倒过来,同时明晰了人的各种先验认识机能.在先验认识要素中,自我意识和想象力所担当的角色尤为重要,两者有各自的职能和运作机制:先验自我意识是个纯粹的空的极点,而想象力直接关涉感官杂多的先天联结.但是这两个认识要素在认识过程中又相辅相成,它们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使抽象的先验逻辑嵌入具体的经验材料之中,从而得出了普遍有效的知识.
2014-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