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的若干争议之辨
一 "有文化"与"是文化"之辨
什么是文化?"文化即是人化",这是近些年来人们在文化研究中渐成共识的一个命题.这一命题虽然不能视之为对文化概念的规范性定义,但它对人们把握文化生成的主体与文化的本质确有积极的启发性意义.文化不是自然遗产,不是天然世界的自然延伸,更不是天启神喻的产物,文化是属人的存在,是人在自己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作品.文化是人的文化,在文化面前,人拥有无可争辩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文化即是人化"的命题中,确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风险,即文化的泛化.近些年来,不少人正是根据"文化即是人化"的逆命题,提出了广义文化论的观点.在广义文化论的思考逻辑中,既然"文化即是人化"的命题成立,那么逆命题"人化即是文化"也应成立.广义的文化论者主张应打破人们将文化局限于知识与观念的传统认识,将人创造的、与自然存在物不同的一切人化的存在物都要看作文化,人的世界即是文化的世界,广义的文化与文明同义.笔者同意"文化即是人化"的说法,因为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既是一种为人的存在,也是一种属人的存在,正像其他的存在物一样;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了人的历史实践,文化既不能生成,也不能发展,文化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于人的实践活动的需要而生成,并随着人的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但笔者却不能苟同"‘文化即是人化’的逆命题也能成立"的观点,不能同意将文化与文明等同的广义文化论.
B0(哲学理论)
2013-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