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
在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显著特征就是通俗化。于光远曾称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一本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著作”,他进而解释了“通俗”的意思:“通俗者,沟通世俗世界,用现代语言来说,即沟通群众之谓也。”尽管于光远在这里没有对“群众”进行界定,但他说明了大众与通俗之间的联系。但何谓“哲学的大众化”仍然需要界定。其实,艾思奇眼里的“大众”具体有所指。1938年2月他在《大众哲学》“四版代序”中这样说:“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尊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因为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只是一块干烧的大饼。”显然,这里的“大众”不是指全国广大农民及工人群众,亦未包括在大学学习的大学生,而具体指有些文化知识的青年失学者。因之,他的大众哲学的受众仍然是“小众”,含义很明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大众化、《大众哲学》、文化知识、通俗化、20世纪、现代语言、大学学习
B0(哲学理论)
2012-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