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玉米滴灌施肥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钾量研究
[目的]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实现春玉米高产和高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东北半干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养分转运及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2019年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富民985'.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60000、75000、90000株/hm2 3个种植密度(分别记作D1、D2和D3)和0、60、90、120、150 kg/hm2和5个施钾(K2O)量(分别记作K0、K1、K2、K3和K4).分析玉米氮磷钾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及产量、效益和钾素利用率.[结果]同一施钾量下,玉米产量和效益均以D2密度下最高,该密度下两年的玉米平均产量较D1和D3密度下分别提高了 8.1%和5.3%,效益分别提高了 10.3%和9.4%.在这3个密度下,玉米产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D1密度下,当K2O量≥90kg/hm2时,产量和效益的增幅不再明显;而D2和D3密度下,当K20量≥120 kg/hm2时,产量和效益增幅不再明显.随施钾量的增加,不同种植密度下钾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但同一钾量下的钾素利用率均以D2密度下的处理最高.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玉米吐丝前后氮、磷、钾素累积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D2K3处理促进了吐丝前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及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吐丝后氮、磷、钾同化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进而提高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前后氮、磷、钾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6~0.971),其中吐丝后的相关性高于吐丝前.[结论]在东北半干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密度和钾肥互作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和钾素利用率.最佳密度和施钾量组合是75000株/hm2 配合K2O 120 kg/hm2.
滴灌施肥、春玉米、种植密度、施钾量、产量、钾素利用率、收益
28
S513;S275;S143.1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自由创新项目CXGC2021ZY004
2022-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755-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