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小麦秸秆或其生物炭对烟田土壤理化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目的]以2年田间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连续施用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为烟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在山东省诸城市潮褐土烟田上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且秸秆不还田(CK),常规施肥+小麦秸秆还田(FS),常规施肥+小麦秸秆生物炭2.25 t/hm2(FB1)和4.50 t/hm2(FB2).在烟叶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样,测定了土壤基础理化指标和总有机碳(T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热水溶性有机碳(HWC)、活性有机碳(LOC)及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连续施用小麦秸秆或其生物炭2年后,FB1和FB2处理TOC含量显著高于CK,增幅分别为74.9%和116.0%,而FS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LF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OC类似,FB1和FB2处理LFOC含量分别较CK处理显著增加154%和326%.FS处理HWC含量显著高于CK和FB1处理,而与FB2处理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FS处理HWC含量增加了107%.FS和FB2处理MBC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252%和144%,而FB1处理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FS处理LOC含量较CK显著增加了68.9%,而FB1、FB2处理LOC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FS处理还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及有效磷含量,其对部分土壤理化特性的改良效果优于生物炭处理(FB1和FB2).此外,CPMI也以FS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73.5%,而FB1、FB2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连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烟田土壤活性有机碳(MBC、HWC和LOC)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CPMI.而同量秸秆转化为生物炭后连续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长期固存.
小麦秸秆、生物炭、土壤理化特性、有机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
26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
2020-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8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