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腐酸肥料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黄腐酸肥料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黄腐酸肥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为试验作物进行了盆栽试验.黄腐酸肥料的施用量(含黄腐酸20.6%)为0、2、6、10 g/kg,除CK外其他处理施等量复合肥(N-P2O5-K2O 15-10-20),种子薄覆土壤后,再施入处理所需黄腐酸肥料.小麦播种40天后,采集小麦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Biolog-Eco生态板测定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常规方法测定了相关土壤酶活性.[结果]黄腐酸肥料施用量为0、2g/kg时小麦种子发芽率均为100%,而施用黄腐酸肥料6、10 g/kg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7%、91%,四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黄腐酸肥料,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在黄腐酸肥料施用量为6 g/kg时达到最大值.施用黄腐酸肥料对四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尤其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当黄腐酸肥料的施用量为10 g/kg时,小麦根际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施用黄腐酸肥料6、10 g/kg,土壤微生物的总体活性,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显著增加,施用10 g/kg黄腐酸肥料时效果最佳.[结论]在40天的试验周期内,施用黄腐酸肥料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改善微生物群体功能,增加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是,只有在黄腐酸肥料施用量达6 g/kg后才有显著的效果.
黄腐酸肥料、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土壤酶活性、呼吸强度
25
山东农业大学泉林黄腐酸肥料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QL2016-25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08-1816